宜昌新闻网

【疫后重振看湖北】数字政府智慧宜昌:铿锵奋进的脚步续写春天的故事

日期:2021-04-16 03:47 作者:|admin

  4月初,来自全国网络媒体的编辑记者来到宜昌,感受大数据、云平台在宜昌市的广泛运用,感受智慧宜昌;同时,大家一起走进宜昌企业、商业,探寻疫情后这一年内宜昌经济持续活跃的秘密。

  找到社区党组织、呼叫社区服务团队在线沟通,找到业委会和物业公司反映问题……在宜昌,所有这些,一台手机就能解决。

  群内,除了普通居民,承担不同职责的社区工作人员都有固定的标识,比如说社区医生、社保服务等,方便居民一眼就能找到。

  演示现场,工作人员在其微信群对话框内输入“@小助手”,随机弹出8项不同的服务项目。工作人员输入2,对话框内弹出部门咨询投诉方式的链接,点击链接即可进入政府的相关投诉平台。

  宜昌市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雷均令介绍,“这个平台,使用微信群将政府事业单位、社区网格、群团组织、社区卫生机构、公用事业、服务业企业等跟居民连接起来,形成了一张便捷服务、管理高效的‘网络’。”

  根据大屏上的实时数据,目前加入“宜格微治理”平台的居民群总数达到11925个,居民总数近90万人。

  此次媒体到访的三峡(宜昌)大数据产业园,便在着力构建数据资源集聚区,以及数据研发承载区、数据应用示范区、数据产业服务区、数据成果体验区。

  宜昌也计划5年内建设五个中心:宜昌政务大数据开放开发中心、宜昌城市大脑运营管理指挥中心、中国电信华中(宜昌)大数据算力中心、中南鹏力全域海洋信息中心、大数据创新应用研发生产中心。

  该公司丁基胶塞智能车间厂长张建说,目前的产能,一个月能达到一亿只。除了胶塞,华强科技还生产防护服、口罩等产品。

  公司副总经理唐国庆介绍,公司始建于1966年,多年来,公司以生产特种防护产品为主,同时兼顾医药健康行业,比如丁基胶塞、输液软袋等,是多个细分市场的“隐形冠军”,有不少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。

  去年疫情发生时,华强科技实现72小时成功转产医用防护服,15天实现防护口罩生产下线,以最快的速度形成日产5000套防护服,100万只口罩的生产能力。荣获“湖北省抗疫先进集体”等称号。

  转产过程中,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容缺审批,快速向企业颁发了营业执照;同时,积极协调湖北省药监局开辟绿色通道,从申报到获证只用了15天。

  在2020年,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,就将剩余的230多个商户的营业执照办好,确保了广场的正常开业。

  由于商户数量多、任务重、开业筹备时间短,当时,在离开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,还有230多个商户均还未办理完毕营业执照。

  从事食品经营的商户在办好营业执照后,要另外申请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,待资料审核通过后,需要执法人员实地核查合格,才能核发许可证。

  不过,实施“先证后核”改革后,商户在办理营业执照的同时即可申请办理相关许可,通过一表申请、一窗发放,既免去重复提交资料又节省等待时间,真正实现“零审批”。

  “当时,在商户办理营业执照过程中,区市场监管局还专门调配了多名工作人员到现场开展指导。”广场内的商户告诉记者,因为过程精简,在开业前10天,所有商户都拿到营业执照,万达广场顺利开业了。

  据了解,“先证后核”通过审批流程再造,实现了经营许可与营业执照同步申请并且同步发放,经营许可证的审批时限从原本的20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,审批材料单项精简至5项,精简幅度达68.69%。

本文由宜昌新闻网编辑

相关阅读

趣图推荐

最新热点

Copyright ©2016 104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

ICP证书编号:鄂ICP备17016565号-1  本站转载或引用的文章涉及版权问题的,请与我们联系处理。联系QQ:2386231298